依据施工测量放线将构造柱、抱框柱、过梁、水平拉结筋用胶粘剂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植筋,钢筋种植后3-4天可随机抽检,按检验批做拉拔实验,不合格的植筋处应重新返工,再次做拉拔试验,直至合格为止。
(1)工艺流程
(2)种植锚固筋的胶粘剂,应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、改性乙烯基酯类胶粘剂或改性氨基甲酸酯胶粘剂,其基本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《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》GB 50728的规定。种植锚固件的胶粘剂,其填料应在工厂制胶时添加,不得在施工现场掺入。
依据GB50728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,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应符合下表:
本工程选用改性环氧类建筑结构工程胶粘剂,为保证工程质量,采用A级胶粘剂。
(3)构造柱、抱框柱植筋锚入混凝土结构内15D,植筋外露600mm;构造柱顶部锚入混凝土结构内10D且不小于100mm;拉结筋植筋锚入混凝土结构内10D且不小于100mm;圈梁、腰带植筋深度15D,植筋外露600mm。
植筋钻孔及钻孔孔径允许偏差需满足以下要求:
依据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-2013 7.2条规定,钢筋直径6mm开孔10mm,钢筋直径10mm, 开孔直径为14mm ,钢筋直径12mm,开孔直径为16mm。开孔直径<14mm,开孔允许偏差±1.0mm,开孔直径14mm-20mm,开孔允许偏差±1.5mm。
(4)清孔:钻孔完成后应先用钢丝刷进行清孔,再用洁净无油的压缩空气或手动吹气筒清除孔内粉尘,反复处理不少于3次。
(5)除锈:植筋前钢筋表面必须打磨除锈。
(6)植筋胶配置: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植筋胶配置,一般按甲组分:乙组分=4:1(重量比)的比例搅匀待用。
(7)植筋:注入胶粘剂后,应立即插入钢筋,并按单一方向边转边插,直至达到规定深度,并确保粘接良好。植筋的胶粘剂固化时间达到7d的当日,抽样进行现场锚固承载力检验的实体检测,化学植筋的锚固钢筋抗拉拔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.0KN。抽检钢筋在检测值作用下基材无裂缝,钢筋无滑移宏观破损现象。持续荷载2min期间,荷载值降低不大于5%。抽样数量应符合下表要求:
检验批的容量 | 样板最小容量 | 检验批的容量 | 样板最小容量 |
≤90 | 5 | 281~500 | 20 |
91~150 | 8 | 501~1200 | 32 |
151~280 | 13 | 1201~3200 | 50 |
(8)植筋孔壁清理洁净后,若不立即种植钢筋,应暂时封闭其孔口。
(9)个别钢筋确需后焊时,除应采取断续施焊的降温措施外,尚应要求施焊部位距注胶孔顶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d,且不应小于200㎜;同时必须用冰水浸渍的多层湿巾包裹植筋外露的根部。